因為靠近高雄港邊的區位關係,七賢路與必信街附近有一舊倉庫群,有彰化銀行、華南銀行、第一銀行的高雄倉庫,還有數座的台糖倉庫(其中幾座便是現今的「駁二藝術特區」)。
必信街舊倉庫群
地點: 高雄市鹽埕區必信街
GPS定位: 22° 37' 13.60
交通資訊: 中正交流道→五福路→七賢路→必信街
▼絡繹不絕的食客透露出「這是從小吃到大的好滋味」這樣的氛圍!
趕快跟隨識途老馬的腳步,買了1支碳烤黑輪,然後給它邊走邊吃!
除了碳烤黑輪,還有甜不辣(附湯的那種)、烤香腸。
右轉是香蕉棚(漁人碼頭),但直行不遠的前方就是駁二特區了,天已快黑(....藉口),我只好繼
續向前走!
壯觀雄偉、氣勢非凡的「高雄港」牌樓。
駁二藝術特區位於台灣高雄市鹽埕區大勇路南端盡頭。「駁二」係指第二號接駁碼頭,位於高雄港第三船渠內,建於1973年6月12日,原為一般的港口倉庫。2000年高雄市政府因尋找國慶煙火施放場所,偶然發現這個具有實驗性的場域。一群熱心熱血的藝文界人士於2001年成立駁二藝術發展協會,催生推動駁二藝術特區作為南部人文藝術發展的基地。
在駁二這個地方,衝突是一股美好的力量。不知不覺我已進入駁二特區了~
(還行)
▼藝術家蘇家賢創作的壁畫「車站」
「金果樹」是藝術家黃沛瑩的作品,她由女性的觀點重新詮釋鋼雕藝術,打破了鋼雕藝術中所展現的力度美,加入了女性的柔美特質,軟化了鋼鐵素材的堅硬與生冷,發出堅韌生命力的暖度。
2006年,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接手駁二藝術特區,高雄設計節、好漢玩字節、鋼雕藝術節、貨櫃藝術節、高雄人來了大公仔、The Wall駁二音樂演唱會,每一個充滿城市創意特質的展演,活力豐沛的在駁二不斷呈現嶄新的概念與樣貌,構築海港城市的魅力文化與生活美學。
駁二藝術特區的成功,不僅吸引更多觀光客、創作家駐足,更吸引國際上知名的電影特效公司及動畫公司進駐,新開闢的九號倉庫,正進行遊戲軟體研發及測試,由SCET集團設置數位產業中心;國際頂尖數位創意產業選擇在七號倉庫落腳,駁二從此與世界同調,在充滿想像張力的動畫裡創造未來;C3倉庫則由帕莎蒂娜規劃為倉庫餐廳,為藝術特區提供全方位的服務。
藝術廣場原為台糖C5與C4倉庫(勞工博物館)之間的道路預定用地,2003年申請作為人行步道後,透過種植大葉欖仁,並進行鋪面工程及增加花台,慢慢形成目前藝術廣場的規模。主要功能作為社區市民休憩場所、藝術市集及活動表演場所。
▼這件由幾何圖形交疊的大型藝術裝置,是吳寬瀛先生的作品「完美的對稱」。
其實我覺得這個造型很類似童子軍會在營地上搭建的那個......
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,覺得「磚塊」是這樣好看!
▼鑄錢機 愛錢人士不。經。意。的。留影了。。。
▼C3倉庫在1928年由台糖建造,當時作為存放白糖的物流倉庫。工業崛起時,倉庫空間由一面厚實的山牆均分,讓兩間五金業者分別進駐,負責拆解報廢船隻。2012年,由帕沙蒂娜國際餐飲事業進駐營運。
▼座落於C4倉庫的勞工博物館,是台灣首座以勞工為主題的博物館,於99年5月1日正式開館成立。
http://museum_new.kcg.gov.tw/index.php
太佩服了!這麼細緻的人像素描不知是怎麼畫上去的?
駁二的開放時間是周一~周四 10am~6pm,周五~周日 10am~8pm,但勞博館周一不開放喔!
此時,殘念感已被腳痠腿腫掩蓋過去了,抱定"我一定會再來"的心情來行走,才顯得悠游自得。
C5倉庫空間主要功能為小型作品展、主題展等。
有「家」的感覺!
在這裡常常走幾步路或轉個小彎就會發現大驚喜 ↙
超吸睛的機器人— 變形金鋼大黃蜂!相信到此一遊的每個人遠遠看到它時,都不由自主的加快腳步靠近,搶著想要跟它合影啦!它可是曾經跟著「五月天」世界巡演的特別佳賓喔!好酷的五月天!
▼藝術家劉柏村所創作的「葉影」。利用氧乙炔火焰切割及穿透的力量,在斑駁的五公分厚紅色鐵鏽板上,描繪葉子內在之葉脈組織特徵,顯現出葉片隱約的脈搏,與葉子在形態與空間的對話性。
堅如金剛
韌如木蘭
囍
囍缺了一半還是喜,喜找到另一半真是囍。
單車步道旁林立的公仔,其實每一隻都很討喜喔,排排站等路過民眾和它合影!
大五金藝術街的由來~
原本位於高雄市公園二路的「五金街」因為都市計畫必須整建,於是市府養工處在97年9月起開始拆除公園路北側的違章戶;而文化局適時在當地公園路南側為即將消失的五金街舉行「大五金藝術造街」活動,以造型獨特又符合當地產業特色的藝術創作,帶領民眾回顧並觀賞40年來台灣歷史產業所留下的美麗印記。
鐵已經夠腿走不過去就不走過去了......接下來也許詞窮的時候就會一直提起"我的腿真的腫到快炸開"這件事.....
「聽樹」出自韓國著名鋼鐵藝術家「成東勳」的巧手,其作品充滿對環境與人類之間的關懷。為了創造出這棵矗立在港邊的樹,成東勳跑遍高雄的鋼鐵廠,在廢棄的鋼鐵堆裡蒐集了兩千多公斤的鋼材,以巨大的鋼板焊接成樹的主幹,凹凸不平的表面如同樹皮質感,樹的枝葉則用鐵條和鐵網纏繞,掛在樹梢上的鈴鐺,在海風的吹動下發出悅耳的聲響。 (咱們台灣真的是很博愛的民族啊....這個機會還不忘留給外國人....)
「聽樹」提醒人們在鋼鐵象徵著工業,與樹所代表的自然之間尋求平衡之道。
觀光碼頭旁停了一艘夢幻又可愛的觀光船~,我想它的名字叫「公主號」再適合不過了!小女生看到一定會吵著爸爸媽媽要坐船船!還好它停放的地方不是這麼容易被發現..
就圖個腳丫涼快舒坦,又讓它跟來了,但已深深體會再也不穿它走很多的路了.........oh my havaianas!
哎喲喂呀~不小心要闖入「三聯會」的地盤了
剛柔並濟的「三聯會」徽章
▼三聯會的臨海酒吧。
沒有酒?那咖啡呢?可樂總有吧?!要不果汁也行!連一滴白開水都沒有啦,渴死人了. . .
是不是應該來點讓人歇腳喝個茶的地方呢????我一點都不介意這裡多一點商業化啦~
有時候,藝術和頹廢只有一線之隔......這種情境還蠻迷人的.......
窗戶就是一定要這樣開開關關的才有廢墟的FU;似乎連灰塵都是精心的安排~
有汽油桶!
這一艘耗資8億、歷經8年建造的「海上皇宮」,可是全台灣第一座海上餐廳,絢麗仿古的四層樓建築,在一堆灰色倉庫中間顯得特別氣派,不但引起話題也成了高雄市的新地標。可惜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因為經營不善而宣布倒閉,現已荒廢在此處。
晚上坐在這喝啤酒超有fu的耶!
離開黑幫勢力範圍 (痞劇裡的黑道沒這麼壞,恐怖的是那些該死的狗官!)
〈施工中〉。。。
WOW! 地上出現一個大洞!是被剝開的地殼「駁二之四分之三倉庫」,一種「空中科技城市」的意象!
別像減肥中大妮可一樣愛裝神勇用走的,這裡可以去借 啦!否則一路好玩好看會不忍錯過一直逛不停;徒步的精神雖然比較偉大
,但真的走到快噴鼻血了
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