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狗港都文化藝術倉庫在日治時期為一二三料亭,是日式旅館兼料理小館的經營模式,戰後這裡成為船運公司。國家文史資料庫還收錄當時在此工作登錄的藝伎名字。
曾經躲過美軍轟炸,卻躲不過高雄市政府的怪手?不少網友在臉書轉貼「哈瑪星街廓」組圖,希望搶救這個美麗的老房子聚落,免於被夷平、改建的命運。
哈瑪星曾是港口鐵路運輸中心,一度為高雄最繁榮的地區,根據網友張貼的鼓山廣三開闢工程,市府將拆除部分的哈瑪星街廓老房子,未來可能變成供居民或觀光客使用的廣場、停車場。
???真的假的啊?!拆掉這些這麼有歷史、特色的建築卻只為了停車場?只是廣場、停車場??房子雖然是老了點,也許不能像傢俱一樣的再生像新的一樣,但就不能把它變成一些更有生命、能傳承這段歷史或地方特色的東西嗎?我都能從西子灣全程徒步走到中央公園站美麗島站了,停車場為什麼非要蓋在那不可?為)什))麼)))???
這些充滿日式特色的老房子,不僅見證歷史,也是居民的共同記憶,網友指出3月市府公告將改建,心疼地問:「如果在其他縣市,都會發展成觀光景點,在高雄居然要被拆?」
看吧!廣大信徒共同的心聲啊!
Linya Kuo表示,自己是當地居民,據奶奶口述,其中一間佐佐木木材商店由日人所建,用蒙古運過來的白沙砌成,屋內全是阿里山上等黃檜,使得白屋經歷80多年歲月,外表還潔白如新,這群房子有好多的故事。
網友黃米米則難過表示,沒了貳樓茶館、沒了街巷記憶的老屋,還能在哪兒與哈瑪星約會?想著想著,「眼淚掉了下來。」
黃米米說的一點都沒錯;原本看到這些老房子時感到非常欣喜望外,以為只是怪自己沒做好功課挑錯日子前來到處撲空的又一處。
但是靠近一看卻令人大失所望.......《貳樓茶館》凌亂的門口,顯示已黯然謝幕一段時日,我連再次登門拜訪的機會都沒有了。
據「打狗文史再興會社」臉書專頁消息,當地居民已完成連署,僅一戶意見不同,大家決定不要補償金,而是捍衛陪伴了五、六十年的「老鄰居」,並希望當地能變成歷史文化園區。
是的,要不然只能靠別人的相片來回憶這裡的故事,甚至不為人知了。
哈瑪星老屋搬遷 居民自救 TVBS – 2012年4月8日 下午6:33
會不會成為文林都更案拆除王家的事件翻版,高雄哈瑪星社區裡頭的建築都是在日治時代就保留下來,近百年的歷史深具意義,不過其中新濱老屋29戶居民,3個月前接到市府公告要求搬遷,因為這個區塊被市府規劃作為停車場,當地區民組成自救會盼聲援,希望能爭取到他們的居住權益。
懷舊的花紋木格窗戶,搭配洗石子地,這棟日據時代的水泥磚倉庫,有近百年的歷史,業者租下來,改建成貳樓茶館,曾經是著名的休憩藝文空間。
不過現在,老闆卻在外頭圍上竹子圍籬,在牆上寫出搬遷公告,其實走在高雄鼓山區的哈瑪星社區,彷彿走入時光機,用木頭建造,老舊斑駁的木造房,看起來古色古香,這些建築都是從日據時代,保留到現在的鼓山哈瑪星新濱老屋,都有近百年歷史,但現在這裡卻等著面臨拆遷命運。
當地居民郭小姐:「拆遷動作實在是太草率了,就前後貼一張公佈欄,就預定3個月之後要拆遷。」
哈瑪星一帶老屋,接到拆除的公告,要求29個住戶3個月內遷移,因為這裡個區塊被市政府規劃要蓋成停車場,住在這裡8、90年的住戶無所適從,於是社區組成自救會,自製拒遷看板,號召各地民眾聲援,同樣住在社區裡的法國建築設計師還自告奮勇,親自做明信片可麗餅義賣,希望能籌措到老屋維修經費。
聲援民眾:「(希望)原本在這邊生活,超過半個世紀的居民,都可以繼續維持他們的生活型態。」
不過在社區拆遷之際,剛好爆發文林都更案拆除王家,高雄市政府緊急宣布暫緩拆遷,現在居民號召聲援,希望能透過更多遊客導覽,讓大家認識這塊深具歷史意義的社區,爭取到他們的居住權益。
聲援民眾算我一票啦!這不僅是當地居民居住的權益,對於一個旅行者訪客而言,這些可能是吸引我們愛上高雄的因素之一耶,一旦拆除,哈瑪星就顯得失色了!
其實新聞是後來才看到的,但當時延著走廊走過去時,就邊走邊感慨:怎麼結束營業了呢?害我都沒地
方坐下來歇歇腳、喝個茶的說~~
看到這家「船橋微型航海科技博物館」停下來,看起來不像對外開放的"博物館",門口卻放了一些很像
真的船拆下來的東東,太酷了!不由自主的便在門口一直東張西望。幾分鐘後,裡面的人可能透過監視
器發現有舉止怪異的不明人士在門外逗留許久便走了出來。 (實際上這裡也在打包了,走廊上用塑膠布隔了一個空間,裡面都是他們的財產)
門一動,我有點嚇到,想說真是不好意的驚動人家了。我說只是對門口的擺設感到好奇。主人董先生
看我真的不像搶匪,於是邀請我入內參觀!雖說膽子要夠大,但也是難得的機會嘛,就進去看看了。
董老闆給我一張他的名片,原來他們的營業項目是非常專業的航海儀器、用品、書籍、航海模擬系統等。http://www.shipbridge.com.tw/
拍拍照,閒聊二句後就速速離開了,並未打擾太久。謝謝董 先生的熱情招呼。